关灯
护眼
字体:

序 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代有些没落了,不过依然是远近比较出名的村镇。

    南园村有一个故事,因为说起它就不得不说北园村,北园村在南园村对面,北园村和南园村虽然只隔着一条西川河,但很少来往,传说中北园村和南园村在远古是一个村子,当时的村子里住着张姓和王姓两族人,一直和睦相处,那时村子是处在两个山凹里的一处川道,西川河绕着村子一边流过,村子因为在川道中间,形状呈圆形,所以叫圆村,几百年以来两族人一直相安无事,住在同一块地方,吃同一汪水,祖坟也同在一个地方,连祭祀都在一个祠堂里,同一祠堂里分别供奉两族的先人,后来随着两族人的繁衍,人口越来越多,也发生过很多矛盾,但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直到康熙年间,张姓中一个后生,考中了举人,在sx府城里当官,对国家贡献特大,官府要给他族里修缮祠堂,按照规划祠堂占地好几十亩,在原来的基础上要扩大好几倍,还要占用很多良田,本来就土地紧张的两族人发生了矛盾,这时王姓族人就有了怨言,族里有一个好事的后生,找了一个风水先生来看风水,说张姓有一个祖坟建在王姓族人的坟地上了,还有人怀疑是他们故意移动祖坟占了王姓的风水,这下两族人的矛盾骤然升级,闹到不可开交,甚至要到了武斗的地步,后来两个族长商量两个村子还是放开过,这样会避免一场争斗。

    于是在他们的主持下,按人口比例把圆村土地分开,将西川河改道从两个村子中间流过,至于那个族人搬家由抓阄决定,后来就有了北园村和南园村,南园村迁到原来村子的那边,北园村迁到村子的北边,祠堂,祖坟也迁到各自的村子,也就形成了如今的格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连接上川和下川的路,两个村子分开后,都在自己一边西川河堤上修了一条路通向南北。

    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要在西川河建一条连接南北的官道,当然路修到那边对那边的发展很有利,这时两个村子都向上级申请,希望大路能从自己的村子过,最后路线确定走北园村那边,南园村的人要出远门,都要淌水过河才能上大路,chun冬两季还好,在河上搭一座便桥就好了,可在夏季和秋季,特别是在夏季问题比较多,夏季容易发洪水,南园村人出进相当困难,在西川河上曾经发生过被水淹死人的事情,特别是孩子上下学都要过河去邻村中心小学,上下学都要大人接送,很不方便,南园村人总是认为在整个事件中,是北园村人做了手脚才导致今天的结果,这也造成两个村子人之间的隔阂,很多年过去了两村人来往的依然很少。

    南园村,这个大山深处的村子,人们过着淳朴简单的生活,全村人都姓王,在他们村子里,祖辈留下很多规矩,连小孩起名都是有讲究的,必须按照族谱的规定起名,在小孩出生的时候,由孩子的父亲向族长求名,族长会根据孩子的辈分为孩子起官名,小名由自己的父母起,等孩子长到入学年龄了,要用官名,入族谱,这一点对男孩子的要求是必须的,负责入不了族谱,女孩子可以稍微随意点,但也只是近几年的事,以前是严格要遵循的,就如他们现在这几辈人,他们起名按“正大光明,志向高远”向下排,每个人的名字里必须有一个自己辈分的字,这样大家光从名字就可以辨出他在村子里的辈分了。

    时间长了,南园村和北园村人的慢慢不再为过去的事情纠结,但相对来说总是有点心结,前几年两个村子的年轻人有几对通婚的,ri子过的并不怎么好,但老一辈人的仇恨在年轻一辈人的心里慢慢淡化了,人们开始为新的生活而忙碌,不像原来那样钻牛角尖,当然还有些人依然对这些不以为然,总之什么样的人都有,也组成了两个村子别具一格的纠葛,只是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摆了,但西川河是他们两个村生息的源泉。

    这里虽然贫苦落后,但老百姓淳朴善良,男人xing格兼有楚湘及南方人的细腻聪明,又兼有北方男人的粗狂刚烈,女人有山里人的善良,也有秦楚的灵秀之气,人们喜欢唱秦腔和被称作商洛花鼓的地方戏,待人热诚,每每有外地商客经过或住宿,老实的山里人都会把家里最好的山货拿出了招待他们,即使家里的粗茶淡饭,他们也希望客人多呆几天,人们虽然热情,但这里贫穷的确是不争的事实。

    前些年匪患猖獗,人命如草荠,后来解放虽然有所改善,但人们依然过着缺衣少食的ri子,平时家里死人了都埋不起,叫人打口棺材,用草席一卷放到棺木里,找人抬到山里挖个坑埋了,稍微富裕点的人家还修葺一下门面,穷的人立个坟头就算了,可是在场面上的事情很讲究,比如宴席的厚薄丰寡上等,一定要十三道菜、或者十五道菜,人们说这事做给活人看,其实果真是这样的,大多数人穷但好面子;嫁娶的事虽然寒暄但礼数却不能少,媒约、订亲(口头上的)、看家(分毛看和光看,毛看就是两家人有意向了,先互相看看对方家里情况,如果合适就继续,不合适两不相欠,光看就要在男方家里摆酒席,算是正式的订亲仪式)、送礼、迎亲、送饭、回门等一样不能少,为保留先祖的淳朴民风,祖祖辈辈人都沿袭这种遗风,在这片土地生养生息,重复着和前辈不一样却相似的故事。

    197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凡的里程碑,对于这块土地同样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希望送进了这个封闭的小山村,在这片土地上折腾了十几年的特殊时期渐渐的偃旗息鼓了,在大家还未从特殊时期的亢奋与疯狂中彻底平静下来的时候,四清工作组进入各镇各村,于是大家的激情再次被调动,四清和平反恢复生产是这段时间人们生活的重心,村上的所有资产该清算的清算,该分的分了,仅留村上的公房还空荡荡的矗立在村子的zhong yang,孤零零的,似乎述说一个曾经辉煌的经历,经过近三年多的调整、恢复,这里的人们和全国人民一样,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81年底村上分土地了,在一片混乱的猜测中,大家却真实的感觉到好ri子来了,即使心里还有一丝余悸,担心这以后还会不会再变回去,或者只是暂时的运动,可上面的政策说三十年不会变,大家一下子jing神高涨,都憋着一股劲,发誓一定要干出一个样,改变农村落后的状态,不再像在农村合作化那样混ri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土里刨食,却天天饿肚子,现在土地都是各家的,干活都是为自己,大家准备卯足劲大干一场,似乎要把几十年积蓄的力量都在这时使出来,使得贫瘠的土地发挥它巨大的作用,让家人过上好ri子,一幅美好光明的蓝图瞬间呈现在大家面前,给每人无穷的jing神动力,在那个年代,一点点希望足可以迸发出无限的动力。

    我们敬畏这里的人们和他们的故事,敬畏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个个奇迹和神话,多少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喝彩,他们用自己的自强不息,坚毅和百折不挠的jing神向我们展现一个时代的画面,我们感慨历史的沧桑,感慨创造历史者的勇敢,让我们记住他们,使我们的灵魂得以升华,明天我们会记得那些命运多舛的先辈,是他们的勇敢jing神教给我们生活的意义,给我们不竭地前进的动力,永不回头,向生命中一个个不可能发起挑战,续写一个个时代的辉煌。;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