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卷 第十八章 江山如画+尾声(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天边泛起一道微光,

    在她的脚边,枝头上晶莹的露珠折射着清晨的朝阳,在刚刚发出的嫩绿的叶子上轻轻地颤抖着,摇摇欲坠。下面新开的小花洁白粉嫩,一阵风吹过,露珠坠了下去,掉在了花蕊之中。花朵不堪重负,歪斜了身子,水滴溢出,宛如一滴珠泪,从柔嫩的花瓣上滑过,落地无声。

    第九卷:莲动倾国•九重珠落(完)

    附:

    齐史载:齐成帝天统三年正月十五日,辽人余孽潜伏宫中,于中元节夜宴之上以剧毒暗害大齐重臣,燕王倪源,及豫亲王齐皓尽皆亡于辽人之手。

    失忠良爱将,成帝悲恸莫名,吐血而崩。

    ……

    四月一日,成帝梓宫出神武门,安葬于城西承陵。谥号为“成”。

    在他短暂的一生里面,终究是成功地终结了这个持续二百余年的乱世,使天下回归统一。但是他这一生,究竟是成,还是不成?成就的究竟是什么,又究竟是成就了谁?只有留待后人评说了。

    四月末,豫亲王及燕王葬仪相继完成,镇武将军慕轻涵及燕王世子倪廷宣会同诸位朝臣共同拥戴皇子齐伊登基继位。改年号为景延。

    五月十二日登基大典上,诸臣皆上表奏贺,唯燕王世子倪廷宣上表求去燕王封号,自请前往居禹关镇守。

    后当庭允之,改封燕国公,授平虏将军,领居禹关主将。

    此后其一生守卫边疆,未再踏足关内一步。

    ……

    新帝年仅三岁,孝贞太后苏谧临朝摄政。

    ……

    景延元年九月九日,天有异像,孝贞太后于采薇宫诞下成帝遗腹子,取名为昭。

    ……

    天下既定,大齐兴,四海平,太后总领朝政,处事宽和勤俭,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励精图治,除旧之敝。又在四海招贤纳士,不记出身,不教过往。天下布衣士子争先投效。旧卫士子葛澄明等相继入朝为官。

    十余年后,德布天下,四海升平。垂髫之儿,皆知礼让;戴白之老,不识兵戈。虏不敢乘月犯边,士不敢弯弓报怨。

    ……

    景延帝幼年时候遭逢辽国破城,被辽人所害,身负重创,虽经太医救治,旧病难除,终于于景延九年驾崩于乾清宫。

    之后群臣拥戴太后嫡子齐昭继位,改元永昌,即为后世齐文帝。

    ……

    永昌七年正月,辽人进犯边关,平虏将军倪廷宣率军出击,大败辽军于居禹关下,自身却中伏身死,倪家一脉就此断绝。

    临终前,留下遗表将封地墉州归还于朝廷。

    从此,天下九州归一。

    ……

    四月,永昌帝大婚,以兵部尚书慕轻涵女慕紫陌为后。

    五月,太后归政于永昌帝,离宫前往城郊丹枫山寒山寺归隐,为国祈福。

    任永昌帝苦苦挽留亦不改去意。

    一路轻车简行,至寒山寺,将随行宫人尽皆遣回,身边不过余贴身二三人而已。

    纯简守拙,天下称贤。

    ……

    其后永昌帝上承景延之风,下开永昌盛世,广开科举,勤躬朝政,劝农归田,还富于民。

    主政五十余年,天下太平,史称“永昌之治”。

    尾声

    阳春三月的天气里,柳树柔软的枝条伸展在空中,吐出嫩绿的新芽。一阵风过,枝条飘摇晃动,那点儿绿色就变得若有若无起来,正是诗中写的“轻烟渗柳色”。

    一只纤纤素手从喜鹊登梅雕花的窗栏上伸出,春葱般的手指调皮地捻起一根飘过窗口的柳枝。

    她随意地转过脸来,那是一张满月般美丽的脸庞,比这窗外的春光更明媚,比她手中的柳枝更柔嫩。

    她正坐在窗台前出神地看着院子里无限美好的春光,视线停驻在两只飞过枝头成双成对的燕子上,一只手握着一卷书,一只手无意识的揉捏着柳条,秀丽的眉宇之间,隐隐有着无限的惆怅与向往。

    这时候,门口处传来一声轻呼打断了她的思绪:“小姐,小姐。”随着一声轻灵明快的欢呼,一个头上梳着双髻的小丫头蹦蹦跳跳地跑进房子。

    “啊,您又在看历代后妃列传啊?”她精灵的大眼睛转到自家小姐握在手中的那一卷书上,扫了一眼翻开的那一页,忍不住问道:“又是孝贞太后啊?那么多后妃的传记,小姐为什么偏偏最喜欢看孝贞太后的呢?都几百年前的人了。”

    “当然是因为孝贞太后是这几百年来最好的太后了。”小姐带着无限向往的说道:“她不仅是成帝的妃子,两代帝王的母后,而且还是一代女中豪杰,在成帝病逝之后她辅佐刚刚三岁的景帝登基继位,临朝执政,针砭利弊,革除旧病。还辅佐教养了两代帝王。她执掌朝政的十六年中,诸多的文治武勋,可以说是连天下多少男儿都比不上,做不到的。”她言之凿凿地说道。“如果没有她悉心教导,齐文帝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吗?这样风华无双,高贵怡人的女子……”

    “可是书里面不是说孝贞太后是宫女出身吗?”丫环疑惑地问道。

    “宫女出身又怎么了?”小姐立刻反驳道:“想想吧,由一个宫女,得蒙盛宠,从无衰减,一直到生下皇子,登上后位,这是多么绮丽的人生啊!”

    “可是我前几天在街头的评书馆子里还听说孝贞太后是与当时成帝的哥哥豫亲王有……连文帝其实都是……”

    “胡说八道!”听到自己的偶像被谣传,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小姐跳了起来,没有等丫环把话说完,就义正严词地训斥道:“这都是一些无聊文人瞎编乱造,诋毁人的,看看正史就知道了,有一次筵席上,成帝遇见刺客,当时还只是一个才人的孝贞太后她只身上前为皇上挡剑,才救下了成帝,而且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因此而失掉的呢。这样的深情,怎么可能会和豫亲王有什么瓜葛?!”

    一边说着,小姐清秀的眼眸迷蒙起来,忍不住暗暗想到,不知道将来我是不是也能够遇见一个让我心甘情愿为他挡刀挨剑,至死无怨无悔的人。这样想着,她的脸禁不住热了起来。

    “小姐过几天就要进宫去参加选秀了,皇上见到小姐的美貌一定会封娘娘的。”丫环看着自家小姐的神情,立刻明白了她在想些什么,拍着手调笑道。

    “瞎说什么啊,贫嘴的丫头,别忘了,这次的选秀还有户部尚书李家的小姐,还有威尚候吴家的小姐……你怎么肯定你家小姐一定中选呢?”听到丫环的话语,小姐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红晕,羞涩地反驳道。

    “小姐最漂亮啊,那些什么吴家的,李家的小姐,那有一个比得上小姐您啊?”丫环笑道:“等小姐入了宫,皇上一定宠爱地不得了,等到再生下皇子,说不定就是皇后了。这样不就是像孝贞太后一样了吗?”

    听了这句话,小姐反而沉寂下来,静默了半响,方轻声道:“如果真的能够陪伴在皇上的身边,我是不希望做孝贞太后的。”

    “为什么?小姐刚刚还说最是羡慕人家。”丫环疑惑地看着她问道。

    “当然是因为……”小姐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惆怅,她遥看着窗外的蓝天,缓缓说道:“孝贞太后后来虽然权倾天下,但是却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人,成帝英年早逝,连后来的文帝都是遗腹子。唉,她与成帝情深意重,就算她拥有了天下,心里的孤寂悲凉又有谁能够了解呢?要不然怎么会在归政于文帝之后,黯然离开京城,归隐于丹枫山呢?”

    “这个奴婢也知道,据说,后来连文帝前去入山拜见的时候,都会时不时地避而不见呢。”丫环也说道。

    小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看见小姐神色郁闷起来,丫环连忙又说道:“那奴婢就祝愿小姐前面像孝贞太后那样得宠,后来嘛,就像……就像文帝和明徵皇后那样白头偕老。”

    “打死你这个贫嘴的丫头,这些话让别人听见可怎么得了啊?”小姐被这一句话逗地开怀,却又羞恼起来,作势要打。

    丫头连忙笑着求饶。

    这时候,门外的一个丫环跑进来,满脸喜色地说道:“小姐,小姐,刚刚如意绣坊的人来了,说是为入宫准备的新衣服已经绣完了,奴婢刚刚看了一眼,可漂亮了!您赶快亲自去试一下吧。”

    “真的?!”小姐又惊又喜地问道:“我这就过去。”

    一边说着,人已经急不可耐地向着门外跑去了。

    几个女孩子一拥而出。

    房间里面立刻空了。

    只余下那本大齐后妃史被抛在桌上,正翻到孝贞太后列传那一页。

    一阵春风吹过,书页“哗哗”翻动起来,

    不过两三页的功夫,这篇短短的列传就被翻了过去。

    只余下清风,依然不肯停歇地飘然远逝……

    全书(完)

    金枝的正文到现在为止算是结束了吧。从三月份开始连载,一直到现在,算是大半年的时间了。

    洋洋洒洒六十多万字,说尽了苏谧人生最曲折的那一段,这个结局既是她这一段故事的结束,也是另一个重生的开始。

    我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个结局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大家可以等待篇外的出现,^_^

    明天开始连载篇外,几个篇外会交代一些以前没有交代完全的伏笔,和苏苏当了太后之后的故事。

    所以,月票啊月票,泪眼汪汪地双手合什祈祷ing……

    诸位啊,无论你们对这个结局是否满意,手中还有月票的筒子们,最后支持灯火一下,支持陪伴大家这大半年的《金枝》一下吧。拜谢大家了。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