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收获还是收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但是摸起来感觉更好,不是织出来的丝绸特别的滑,而是织出来的布摸着有一种滑腻之感,也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然后,侧面看的时候,布有一种条纹状的图案,若隐若现。

    在现代,其实这种花纹是见惯的,就是那些重复的一些花纹纹路,而在这个时代却是没有见过的,一下子就让容嬷嬷惊为天人,对王丫道:“这样的丝绸,一丈至少要五两银子,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

    王丫还有些踟蹰:“五两银子?会不会太贵了?这个卖家,有人买吗?”

    “贵?一点都不贵,其实照我看来,若是卖的话,还是五两银子一尺布都不贵,何况我们是一匹布的来算,小姐,你想,这个布花费的蚕茧比平常的要多,很费。而且,花时要长,要真正做好了可不容易,在加上,这个东西,织出来以后还有这样的天然纹路,所以,五两银子一匹,真的是太便宜了,一尺都不过分!”容嬷嬷道。

    对于这个。王丫还真的是不知道,虽然家里挣了不少钱,王丫的钱数却还停留在几文钱一斤的概念里。

    王丫就道:“要不,您帮我跟小青哥说说,这个东西。要卖多少合适?”其实,王丫有种感觉。自己怎么越走越高端的赶脚呢!

    小青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先是把这种织布机弄来很多台,改造后的,然后再让人学这种技艺,还有一个专门的屋子用来织布,最后才跟王丫道:“小丫,我觉得还是一尺卖一两吧。这样一来,一丈就卖十两,一匹布,四十两。不贵,不贵!”

    确实是不贵,这是在小青了解到高端的丝绸市场以后的定价,拿着小青手里的布跟其他的布对比,跟那种特别顶级的丝绸比,都有一拼之力,而价钱,却不过是那顶级丝绸的零头而已。

    王丫却觉得这个价钱这么高,会没有人买,不过,见小青这么自信,王丫也没有说什么,虽然小青面上没有说话,心里却觉得很受用,因为这是王丫对小青的一种信任。

    王丫会有这种想法,还是因为王丫根本就没有完全的了解古代,或者说,是对那句古诗的了解不够彻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在古代,贫富两极的差距是极大的,那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古代从来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两种,穷人,跟有钱人。

    其实,做这种丝绸确实是费时一些,在现代的话,这种丝绸也是卖的比较贵的,因为比较费时,在古代,自然更是如此了,小青让庄头组织了庄子里的妇女全力以赴的开始织布,在学会了以后,当然,小青也要求大家慢工出细活,一定要保证质量。

    等到这些事情都上了正轨,农庄的事情却从来少不了,这不,第二批养蚕的活计开始了不说,棉花也要成熟了,因为他们的棉花特别的大朵,肥料足,更主要的是虫子基本上都被消灭了,没有来祸害棉花,所以,这些棉花的质量显得出奇的好。

    一亩地可以产三百斤的棉花,前面有一百五十亩,后面还有两百五十亩,总共可以得到一万两千斤的棉花,这可不是小数目的。本来,小青是打算卖棉花的,这些是上等的棉花,中间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增值的,小青都打听好了,就按照上等棉的价钱,甚至略低一些都可以的,但是这附近却没有卖棉花的人家,也有外地的货商肯要的,但是价钱比较低,也确实是,若是这个货商买了棉花,还要运回去再织布,织完了再卖,价钱高了,还真是赚不了钱。

    几经周折,小青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买家,最后一气之下,小青跟王氏商量,能不能再买一些仆人回来,在庄子里开个作坊,那些棉花就由庄子里的人自己生产了,然后再拿出来卖,这样一来,钱还能多挣一些呢。

    王氏听说了以后,也觉得若是卖给外地的商人,价钱太低了,那个棉花,王氏看过,只要是织布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棉花是上等的棉花了。

    王氏就让小青去看着安排,到时候把卖身契给她就行了。

    这边,小青又在农庄里开了个新作坊,还又找了刚刚建好宅院的原来的施工队重新回到王家庄施工,为了以防万一,小青干脆让他们再在空地上,多建几座房子用,省得以后要用人了,这里缺房子,那里缺房子了,实在是麻烦。

    小青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五六个人,要不是有助理帮着他,他都忙不过来了,这不,建好的宅院,就被王丫起了名字叫做五号宅院。

    五号宅院开业了,小青要做宣传,还要找新的仆人加入农庄,还要训练新来的人,本来他还打算依照王氏所说的以后还是开个菜铺的,但是目前来看,是没有这个精力了。

    一通忙活以后,小青终于把买来的仆人都安置在庄子上了,这一次,王家庄是增加了十个男仆,二十五个女仆,男仆全部都挑选身强力壮的,懂得农事的。女仆呢,则是让容嬷嬷帮着挑选,然后再找人培训了一番,毕竟这个棉花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价钱,小青都不打算喊高了,也不过是照正常的棉花价格来卖,现在就是让这些人日夜生产这些棉花。

    这样一来,加上庄子上的孩子们,还有庄子上的妇女一起。总算是凑足了足够的人数。

    多了这些人的加入,庄子上的活计也没有减轻多少,主要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这不,这些人加入进来。本来庄子上的人还认为能轻松一把,等到棉花摘完了。交给另外的半边天以后。庄户们却还是不得停歇。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眼看着夏天过了,秋天来,孩子们自然是要忙着捡柴火了,亦或者向附近的农家买。

    而大人呢,典型的种菜忙。四百亩的地被分成了几部分。每部分,按照不同的时节都给种了蔬菜下去:芹菜,在秋分的时候种了一百亩,在九月上旬播种。五十亩,蚕豆,种了两百亩,韭菜种了四十亩,大蒜种了十亩。

    这还没完,那原来被圈起来,一直都没有用的温泉地区也正式投入使用了,挑选了几个可靠的人在里面种菜,种的都是春夏有的蔬菜,等到深冬了,大家都吃腻了别的菜,这些菜再上去,保管亮瞎了大家的眼球,顺便再让王家赚个满盆。

    对于夏天种什么菜,这些庄户闭着眼睛,不用看节气都能种的好好的,甚至有那灵巧的,考虑到可能会下雪,就跟庄头商量,建起了一座座的棚子,不同的是上面有一根根的竹竿横着,等到了晚上的时候,就把麻布给盖上去防止过度的降温冻死了这些蔬菜。

    而池塘里的鱼也可以吃了,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人动过池塘的鱼,所以在秋天抓起来的时候,这些鱼格外的肥美,让人看着就眼馋。

    农庄里的母鸡,每天一颗鸡蛋,一只比一只下的勤快,那蛋下得也大,鸭子跟鹅也产蛋,特别是那鹅蛋,太大了。

    鸡蛋的话,都不用去外面卖,自己家里自产自销多好,不光是家里吃,客家客栈他们也需要啊,每天的鸡蛋堪堪够用,当然后面被悦来客栈发现了,不免要求提供一部分,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觉得客家客栈现在用的鸡蛋吃起来比平常的香多了。

    那鸭蛋呢,自己吃一部分,更多的就是全部都被腌起来,然后再拿去客家客栈里做小菜卖,当作是早餐餐点的一种,鹅蛋的话,就制成糟蛋,做成的糟蛋是一种特别的美食。

    除了糟蛋,王丫还真是想不到有其他的法子了,这也亏得上辈子学过的那些小吃知识了,让这些东西能充分的被王丫利用了。

    做出来的鹅糟蛋最后果然也成了客家客栈里的一绝,买的人络绎不绝,价钱也不是很贵,大家都吃的来。

    这些鸡蛋鸭蛋鹅蛋,每天造成的收益也是不容小觑的,若是王丫再研究出皮蛋来,就更好了,不过,王丫还真是不会做皮蛋,一个是上辈子王丫没有碰上,另外一个就是王丫吃不来那个味道,也就没有研究。

    就算是这样,光是这些蛋,也能给他们创造多少的收益呢,每天光是这些蛋,鸡蛋每天能有两百个,鸭蛋有一百个,鹅蛋有五十个,一个鸡蛋在五羊城是两文钱三个,在这里却是三文钱两个,也就是一个鸡蛋要一文半,像他们家这么大的鸡蛋,吃起来又香的,市价两文都算便宜的。(未完待续。。)

    ps:  鞠躬感谢可爱莫为本书贡献第2张粉红!

    鞠躬感谢砂树罗为本书投的那么多崔更票!一万二完成了,汗,也不知道写的你满意不,第一回收到这么多的崔更票,天使都要抽了!(至于怎么抽,请大家自行想象!)o(╯□╰)o真的是写的快要吐了!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