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联俄还是联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922年12月1日,皇帝大婚!”

    华夏这个时候还有皇帝?有,不过是逊帝。()其年号宣统(1908年12月2日-1912年2月12日,1917年7月1日-12日),是华夏历史上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皇帝,因其为清朝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称其为清废帝,或尊称为清逊帝,或尊其为清恭宗。溥仪虽然退位,但根据袁世凯时代的优待条件“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仍在紫禁城过小朝廷生活。在紫禁城中溥仪或读书吟诗、作画、弹琴,或捏泥人、养狗、养鹿,有时还到宫外坐汽车,逛大街。

    而帖木儿在赵云是指示下,为了平复北方高层对于南下的急迫性,一方面想出了针对阎、冯的内部平定计划,分担军中各个好战份子的过剩精力,一方面又开始给这些个不安分的满清遗老和“文化人”找了这件特别热闹的事情。

    逊帝大婚,这天大的喜事,使得整个蓟县,甚至是整个北方,都处于亢奋过度的状态之中。

    公元1922年10月初,在北方的一座大城市中已经传开,当时这个城市,还叫着蓟县。有关退位皇帝,要封后,封妃的消息就已经闹的沸沸扬扬。对于对蓟县百姓来说,那可是闻所未闻的热闹。

    大概人们是这样琢磨的,娶媳妇是常事,但皇帝娶媳妇,百年不一遇;谁知华夏将来还会不会再有皇帝?如果真的永远共和下去,这回错过,也许再难碰到。于是,街头巷尾,胡同旮旯,无不谈论这桩婚姻;茶楼酒肆,戏院商铺,莫不期待这场喜事,众人看热闹的劲头竟然把南方十几万人出生入死的战争给选择性的“遗忘”了。

    这对没热闹要找热闹,有热闹要瞧热闹的蓟县平民百姓来说,他们甚至比那个马上要娶媳妇的十七岁的溥仪,还要起劲。皇帝到底是娶哪家的,是满?是蒙?是汉?众说纷纭,八卦消息把蓟县所有的报纸都掩盖了。

    对于常人来说,皇帝啥时结婚都是揣测,但对于已经了解内情的赵云来说,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至少只要赵云愿意,往后拖个一年半载的也没问题,毕竟后世谈个恋爱,也分闪婚和世纪长跑呢!皇帝结婚怎能马虎!

    有了这个非常好的借口,赵云总算是把手下提心吊胆的小心肝给平复了,给他们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赵云终于可以为远东之行做准备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事,除了准备一下自己去远东所带的私人物品后,另外还带了几样“特产”,比如用鲸脂做的防冻油,主要是用来治疗冻伤的,远东可比东北还要冷,在那种鬼天气里,就算是穿的再厚,也免不了冻伤,啥?这才十月,有什么好担心的?十月南方还穿单衣,可是在远东以北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了。

    另外对于这次的敌人不是国内战场上的那些国人,赵云也不必担心弄伤、弄残,所以已经在外蒙换装完毕的四十万营地大军是要带上的。而担心人手不够,赵云还特意在短期内又暴了一批营地士兵,虽然他们的武器一时之间来不及换装了,但加上原来已经存在的营地士兵一起,赵云手头的军队超过了一百二十万。这些乌压压的军队,让赵云多跑了两趟,才从蒙古安置到东西伯利亚的腹地,黑龙江以北的腾达。

    到了十月初的时候,远东那边就传来消息,三位男爵已经发动了远东地区的所有势力,逐渐形成了三十四家势力比较大的反苏俄势力。

    三十四家的势力范围广阔,从乌拉尔开始,向东一直延伸到了白令海,当然在这三十四家也不是铁板一块,但至少已经有十七家站在了三位男爵的身后。

    也就是集合了这十七家大部的实力,三位男爵才敢在远东继续闹腾,并且在苏俄主力到达后,还率领着两万白俄精锐到达了腾达。

    腾达,是个小地方,此地不算是边界城市,但是从腾达一直向南,只要再过一个小镇,那就是黑龙江了。而江南面就是著名的漠河。

    所以可以说,三位男爵已经是站在了苏俄的身后,就等着捅苏俄一刀了。而万事俱备的赵云也终于到了开始磨刀霍霍的时刻,再晚就赶不上捅老毛子的好机会了。

    远东,是欧美人使用的地理概念,他们以欧洲为中心,把东南欧、非洲东北称为“近东”,西亚附近称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