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0战局扩大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色军服的日军尸体。乍看之下,一片接着一片,根本数不过来。

    总体来说,华夏军队的损失还是大于日军,在交战一日后,奉军就已经元气大伤,晚上趁着乌云密布,杨勇又带着五百敢死队,突袭了日军一把,不料日军早有准备,在大功率舰用照明灯的指引下,敢死队死伤狼藉,连杨勇也折在了里面。杨勇一死,奉军的勇气就基本被磨光了,第二天奉军就处于被压着打的境况了。

    也正是因为战事危急,赵云不得不亲自赶了过来。若是放任这六支日军在东北横行,那么之前鼓起来的抗日热情将完全不复存在。

    不过,在赵云赶到之前,华夏军队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自保之力,晋军的李雪华部还暂时处于兵马未动的状态。这倒不是说晋军和日军有勾结,而是双方的态度造成了这番局面。日军方面,最擅长拉一部,打一部,以免华夏人一涌而上,造成人多势众的感觉。另一方面,奉军的突然“疯狂”也令李雪华收拢完被日军打散的晋军各部后,就失去了奉军的联络。这不是指信息上的联络,而是在战场上被日军给分割了开来。日军有心想要先吃掉人数最多的奉军,再调头来对付晋军。依照往常的惯例,华夏的众多军阀对于友军的死活并不介意,而等到调头来对付他们的时候,这些军阀早就跑光了。

    可惜,他们忘了这三支军队的头头都是王怀庆挑出来的,认死理,执行命令。李雪华放弃了山西人一贯的精明,也放弃了军阀间保存实力的做法,大大咧咧的对日军进行了在山西老抠眼中极度浪费的“漫山遍野”炮击。

    不得不说,山西人的精明造就他们炮击的准确性,虽然下达的是“覆盖式”炮击的命令,晋军的炮兵还是本着不浪费每一颗炮弹的原则,把炮弹送到了日本人的头顶,也正是李雪华“铺张浪费”的炮战救了李敢先一命,让他顺带把杨勇的残部也给带出了包围圈。眼看到嘴的鸭子飞了,日军高层恼羞成怒,命令各部急行军,硬是把李雪华他们再次给包围了。

    这个时候,晋军加上奉军还有两万四千多人,不过重武器损失了不少,日军因为要打扫战场,救治伤员,驱赶逃窜的奉军散兵游勇,急行军后赶来的也不过一万六千多,好吧,这人少的包围人多的的确有些抹不开面,可这就是事实。当日不顾天色昏暗,日军就发起了进攻,知道要么被全歼,要么被俘虏后被拎去做试验的晋军和奉军,顽强的抗住了日军的前三波进攻,等到日军再次准备进攻时,在天空中憋了两三天的大暴雨终于劈头盖脑的砸了下来。

    夏末的大暴雨,声势浩大,豆大的雨滴砸在脸上,硬是生疼。

    “顶上去,钉在那里!”李雪华念叨着这句命令,心疼的看着晋军的几名重伤员的生命在暴雨中悄悄的走到了尽头。此时,李雪华只能暗自抹了抹眼泪,不是他不想发泄,而是相比晋军,奉军的伤亡更大。李敢先比李雪华还要忙碌,一边安抚杨勇残部,一边得照料自己的队伍。

    看似初次交战,华夏一方只损失了四千人。可更多的数字出现在了受伤一栏,近三万人的队伍,经过两日的鏖战,已经可以刨除一万人,只有不到两万可用之兵。这其中还包括后勤、辎重人员。一般来说,若是在国内军阀混战时,损失不到一成,甚至半成,这支军队就溃散了。此次损失超过三成,众人还在苦撑,一是因为国战的原因,二是国内对待士兵的阵亡,有了更好的条件,不会再出现流血流汗还留泪的情况。

    自古就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很多参加军阀队伍的士兵不是拉来的壮丁就是在社会上没有一技之长,日子混不下去,才扛枪吃饷的。这是乱世,当兵并不比当匪强。国内军阀混战一起,一旦打散,很多人就拉着队伍上山当了匪,等到招安了,又成了兵。所以,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兵和匪的区别并不明显。特别是在张胡子的地盘上,你想上梁都不正了,这下梁能不歪吗?所以很多奉军之前都抱有打不过就往山里一钻,去当山大王的打算。等到哪年华夏的军队又打回来了,那么摇身一变就又是敌后坚持抗日的“英雄”了。

    可赵云在旅大之战后,针对奉军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就下了“狠招”。阵亡的大米白面,而不吝啬,反正赵云背后有营地,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这缺粮的年头,大米白面就是最好的硬通货。对于那些“开小差”的士兵,则派出了营地武士,没日没夜的追杀,只要是逾期不回,没有合适理由的,一律提头来见。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